話說在於今年2016年3月尾,在紐約市The Drawing Center內的The Lab gallery內發生了一場以平面設計為主、名為《Please Make This Look Nice: The Graphic Design Process as an Act of Drawing》的展覽。策展人Peter Ahlberg是AHL&CO的首席設計師,同時又是紐約School of Visual Arts的講師,他帶著兩個個問題:
一、為什麼在已經有多樣電子紀錄或模型工具下,平面設計師還會以傳統手寫、影相、手造模型耗時的方式去設計呢?
二、他們的設計過程會應用什麼技巧和方法?繼而進行了一連串的採訪和筆記、手稿收集行動。最後他想到以展覽的形式將所個人探索公諸同好。是次展覽不單單一去大眾對平面設計師的誤解之餘,又將設計師的創作過程更鉅細無遺的展示。
當平常人眼中習以為常應為平面設計只是一件成品,譬如說,一張傳單、一個商標或一個主觀的美術習作或符號,在2014年被美國AIGA喻為設計師中的設計師、Doyle Partnes設計事務所的創辦人Stephen Doyle說出了他平面設計的深度見解:「如果平面設計是為了溝通,那只是廣告。」再暢盡一點補充,平面設計在他眼中應該是一門誘發思考、想像或行動的學問,希望令觀眾找到自己的聲音。那個想法很複雜又很理想化?未必是。只是因為平面設計的設計永遠隱身其後,很少讓人察覺。譬如為什麼設計師會選擇以圖片不以插畫做海報,就可能已經是一門歷史、文化、社會風尚的事的判斷。不過作為設計師也要有自己的美學判斷,平衡感性、知性和理性!那是多位訪者不約而同也提及過的相近看法!
最後,當然是解答在設計過程為何還要用紙、用手畫概念圖或造模型的問題,一眾設計師都有各自的說法。不過說穿了,手感、情懷不是一回事,而是更實在的瑣碎、方便和隨心才是重點。再者,始終以人手繪圖、筆錄、拼貼、起模,當中不受電腦局限的實驗性和自由更大,可謂更得手應手,想點就點啊!
原文出處:http://tinyurl.com/zagv6ld
采新廣告設計提供服務項目: 網頁設計、網路行銷、型錄設計、海報設計、彩盒設計、包裝設計、DM設計,眾多平面印刷皆能為您服務。
seoad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字=劉祥蝶Show.D.包叔平 攝影=侯俊偉 圖片提供=啟藝文創】
21_21 DESIGN SIGHT企劃展in Taipei
單位展 This much, That much, How much?
打破以往21_21 DESIGN SIGHT單一策展人慣例,「單位展」以分工合作的展覽會團隊(日本)方式,莫非是超人氣的最大因素?策展團隊前置準備時,是和和氣氣還是劍拔弩張?由企畫總監前村達也為我們揭開「單位展」背後不為人知的策展故事!
「單位展」2015年在東京21_21 Design Sight創下超過11萬觀覽人次的大成功,很大的關鍵點在於它將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理性的「公制」,變成了一場令人目不轉睛、好看又好玩的設計展。透過「單位」的轉換,走入展場中才驚覺,原來我們的生活是由各式各樣的單位相互連結,從黃金比率到平面設計、從重量到文字、從規格化到居家空間,甚至這回「單位展」台北的海外巡迴展出,也印證跨越國界也能透過「單位」而彼此交流與了解。
「截至目前為止,21_21 Design Sight所策劃的企畫展,經常是地方工藝的老師傅、農家或是傳統工廠與各形各色的人們相互交流對話之處。然而對我們的世代來說,多的是職人們常用、但我們不曾認識過的『單位』,使得初期溝通時無法精確將外貌、尺寸、量⋯⋯等描繪出來。這讓我思考,只要我們能學會這些單位便能彼此分享所見,這就像是另一種語言般所擁有互相溝通交流的功能,因而成為了『單位展』的契機。」
但單位的範圍實在太廣泛,前村達也深知單憑己力必會有未能詳盡之處,因此捨棄過去一人策展人的形式,組成各有專業擅長領域的展覽會團隊。他認為前一世代的設計師被賦予許多大型專案,多半是以一位藝術總監(Art Director)的形式主導,但時至今日,資訊量與傳播速度都比過去更多更廣,再加上建構在網路或社群媒體的企畫也日益遽增,展覽會團隊將會是順應時代而生的趨勢。
前村達也認為,「展覽會團隊的形式能將輩份或層級觀念丟在腦後,在溝通上能更自由地將想法建構。」並且因為每位策展人各有擅長的專業項目,也能夠一肩扛起責任將整個展覽中的設計品質維持在最佳的狀態。這或許也是『單位展』無論在展場、視覺、論述或是商店,獨立檢視各部分的完成度都相當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令人好奇的是,七位策展人、又各自擁有其專業領域,策展過程會不會有各執一詞的情況發生?前村達也說,有平和地討論,也會有你來我往的唇槍舌戰,因為策展人變多的關係,意見相左的場景當然也會增加。不過,以結果來說,各種不同的資訊能被提出與討論,「在所有人的意見與想法都能相互分享交換的狀態下,除原訂目標之外,也能朝向更完善的層面發展。」
這次《Shopping Design》特別深入台灣展場,直擊每個不同「單位」累積的作品。要求度極高的展覽會團隊可說是嘔心瀝血,編輯團隊目睹到不少作品的逐漸成形,也深深對於這樣的執行力感到尊敬。例如將紙鈔與硬幣對齊排列、以及設計師亦擔任展品協力構成的寺山紀彥,也專注地為玻璃器皿細心注水、所有展品都有精確的規劃圖,設計者也不時與佈展人員溝通調整,就這樣地,將所有「單位」一點一滴堆砌起來⋯⋯
「單位」在生活裡無所不在,那設計師們如何用「設計」詮釋「單位」呢?趁這個難得機會,《Shopping Design》特地向參展的岡本健、菅俊一與佐野文彥請教,聽他們談單位迸生的設計思考。
欲閱讀全文請見《Shopping Design》7月號
文章出處:http://udn.com/news/story/7236/1822675
采新廣告設計服務項目:DM型錄設計、海報、彩盒、網頁設計、吊卡、貼標、 Logo、貼紙、印刷、企業CIS規劃、網站排名、網頁優化,並且有網址申請,租用網頁主機空間及網站,EDM行銷、優化服務..等等。我們位於台中廣告設計公司,以最高的品質且最實用優惠的價格來為您服務。
廣告設計 | 廣告設計公司 | 各式廣告設計 | 型錄 | 平面設計
seoad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6-07-05 04:50 經濟日報 張威龍
因為環境變幻莫測,為了要抓住社會的脈動,不能不變,但是要隨時代潮流變,這個變是應該的。但是,也有不變的,不變的是我們做事的精神。所謂「以不變應萬變」,不變的部分稱為「有所不變」,萬變的部分叫做「有所變」。
「有所變」,就是《易經》裡面所講的「變易」;「有所不變」,就是《易經》裡面所講的「不易」。有所變,就一定有所不變,這叫相對論。
因此,不變也是一種變,變也是一種不變。
如果沒有不變,就不叫變。我們常說:應該變的才變,不應該變的,當然不可以變。這應該變的部分,叫做「有所變」,那些不應該變的部分,就稱為「有所不變」。
堅持「有所不變」的部分,大家才會產生信心,否則一切都可以變,就沒有常理可言?同時重視「有所變」,大家才能夠安心,否則一切都不能變,怎麼能夠適時應變呢?
以網際網路而言,網路廣告隨著資訊建設的進展,更多的上網人口、更大的頻寬、更強的電腦,皆促使網路廣告,有更寬闊的舞台,但其也是有變與不變的地方。不變的是,網路廣告對傳統的大眾媒體的持續衝擊。
以台灣為例,網路廣告市場的表現一直亮麗,這可由其廣告金額的成長幅度始終高出預期,年度總營業額歷年來均以三倍的速度增加而得知。
尤其是對「小眾」的廣告媒體,如分類廣告或地方廣告的影響就更大了。
在WWW網站的潮流普及後,只要自己出得起工,不費分文即可輕易地建置個人網站。於是不論吉房招租、尋人啟事、賣中古車、徵婚友、或是私人拍賣網站等要打廣告,都只要在分類廣告欄中登個一行「詳情請洽:www.***.com/~***」就夠了。而且詳詳細細,有聲有色,還外帶互動。此即所謂的「一行廣告」。
網路廣告的變方面,表現方式有所突破。網路廣告的歷史雖短,但形式變化卻大,第一代的廣告應屬撥接式BBS上的「布告式廣告」。第二代的「橫幅式廣告」(banner Ads),由於具有互動、超連結、和多媒體等特性,也因此成為主流。然而,橫幅廣告的「罩門」就是網友不予點選,視若無睹即告完蛋。
因此,第三代「有聲有色」的TV-Type廣告顯然具有高度的吸引力,也可展現廣告設計上的創意。現在寬頻上網已普及,且價格滑落,讓網路業者重新燃起了網路廣告電視化的希望。
拜廣告贊助之賜,ADSL寬頻上網免費已在全球如火如荼地展開。「免費就是人潮」,公司藉此寬頻線路提供網路電話、影音廣播、和線上遊戲等收費的加值服務。
換言之,以後上網就像看電視不用錢一樣,因為有廣告贊助。因此可預見的是,不僅網路廣告的形式會改變,在利誘之下,連其點選方式也將化被動為主動。
網路廣告不變的是它對其他媒體的衝擊,變的則是它的形式,甚至是點選方式。
就網路媒體和其他媒體的關係而言,無論變與不變,合作仍是重過競爭的觀念。現階段,如能重視它與其他媒體的互補來思考其變與不變,會更深刻些。
以企業管理而言,人有個別的差異,我們要尊重他,不能勉強他,這才叫「以人為本」。對待每一個人,我們要有不同的方法。管理要有所變有所不變來隨機應變。
(作者是和春技術學院行銷與物流管理系教授兼校長,本專欄每周二刊登)
原文出處:http://udn.com/news/story/7244/1806878
采新廣告設計提供服務項目: 網路行銷、型錄設計、海報設計、彩盒設計、包裝設計、DM設計,眾多平面印刷皆能為您服務。除了在平面設計上擁有深厚的基礎及客戶信賴的口碑,憑藉著專業團隊的努力及客戶的信賴與支持,積極投入網站規劃設計、seo網站行銷…等,從企業的形象設計及品牌包裝到行銷規劃提供完美的整合,協助企業創迼更大的商機與利潤。
廣告設計 | 廣告設計公司 | 各式廣告設計 | 型錄 | 平面設計
seoad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6-06-01 15:17 中央社 台北1日電
端午節將近,吃粽子美味又應景,但1顆傳統肉粽熱量高達628大卡,幾乎吃下一個滷雞腿便當,得慢跑77分鐘才消耗得完,國健署今提出5原則,教你聰明挑粽、吃粽。
國民健康署長邱淑媞今天表示,健康吃粽5原則包括「看標示」、「挑食材」、「減份量」、「搭蔬果」、「少沾醬」。
邱淑媞指出,選購粽子時,應先查看型錄或包裝上的熱量,優先挑選熱量較低的粽子或體積較小的粽子。
食材方面,建議優先選擇添加全穀和雜糧的粽子,如紫米、燕麥、薏仁及地瓜等,除了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同時增添粽子口感;餡料部分應挑選瘦肉、雞肉或海鮮等低脂肉類,以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取,如有菇類、竹筍、栗子、紅棗等食材也不錯,可增加蔬菜量攝取。
品嚐粽子也有訣竅,邱淑媞表示,粽子中的糯米、米飯都是全穀根莖類,餡料中的肉類、油脂熱量也很高,建議食用時應減少其他餐食份量,或和親友分食,減少熱量攝取。
不少人吃粽子愛沾醬,但邱淑媞建議,粽子本身已有調味,鹹粽應避免沾甜辣醬或番茄醬,鹼粽則應少沾砂糖或糖漿,以免鈉、糖攝取過量。
此外,享用粽子時建議搭配涼拌小黃瓜、竹筍、燙青菜等蔬菜,飯後再吃點當季的鳳梨、小番茄、李子及芭樂等水果,不僅可補充維生素、礦物質、促進腸道蠕動,還可去油解膩。
采新創立於西元1992年,是一家多元化發展的廣告設計公司,位於台中,在海報、型錄、彩盒、吊卡...等設計印刷已累積了十多年的經驗,除了在平面設計上擁有深厚的基礎及客戶信賴的口碑,憑藉著專業團隊的努力及客戶的信賴與支持,積極投入網頁設計、網站規劃設計、seo網站行銷…等,從企業的形象設計及品牌包裝到網站的建置及行銷規劃提供完美的整合,協助企業創迼更大的商機與利潤。
廣告設計 | 廣告設計公司 | 各式廣告設計 | 型錄 | 平面設計
seoad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6-05-17 04:01 聯合報 記者胡瑋芳/斗六報導
3D列印技術正夯,運用在各領域逐漸普及,節省傳統打樣的繁複過程與費用,雲林二手玩具屋有環球科技大學3D列印技術及專業教授郭良印,指導製作人形公仔、專屬手機殼等,作品很吸晴,目前展出土庫商工廣告設計科學生作品,維妙維肖的作品,讓人讚聲連連。
二手玩具屋創意總監郭良印表示,他擔任教育部國教署推動高級中等學校3D列印普及培育計畫巡迴講師,在眾多課程中體悟到現今3D技術的發展,製程與成本已不是產品開發時最重要的考量,而是建立起屬於自我文化創意產業的軟實力。
該玩具屋積極尋找文化元素,讓3D列印技術與文化搭起橋梁,讓學生在實作上培養自我創作實力,目前相關3D列印技術,已在許多領域順勢推出客製化產品。
館長環球科大教授胥嘉芳強調,二手玩具屋是推動創意樂活的平台與各類文教資源聯結,引進最新3D列印風潮,希望在地親子在玩具屋內,可體驗3D列印魅力。
二手玩具屋與土庫商工廣告設計科合作展出學生作品,內容除呈現早期美術工藝時期,強調的手繪手作表現,包含扎實的平面設計、立體造形、數位媒體、攝影與剪輯的專業教學外,更發展多元特色課程,包括3D建模與列印技術、版畫、馬賽克拼貼、油漆技法、文創商品設計,內容相當豐富精彩,凸顯學校辦學的用心及績效。
郭良印指出,環球多媒體動畫設計系將3D列印技術,透過課堂教學及開放玩具屋,讓學生想法轉換為計畫與實體的創意,以文化元素說故事、文化商品語意學的轉換、文創品牌的行銷與包裝等,都是在這波3D風潮後,更該思考與發展之處,透過科技技術真正落實文化創意產業。
土庫商工成果展,展現本地技職學生創意學習成果,展期即日起至5月20日,歡迎民眾欣賞。
新聞出處:http://udn.com/news/story/7326/1699329
采新創立於西元1992年,是一家多元化發展的廣告設計公司,位於台中,在海報、型錄、彩盒、吊卡...等設計印刷已累積了十多年的經驗,除了在平面設計上擁有深厚的基礎及客戶信賴的口碑,憑藉著專業團隊的努力及客戶的信賴與支持,積極投入網頁設計、網站規劃設計、seo網站行銷…等,從企業的形象設計及品牌包裝到網站的建置及行銷規劃提供完美的整合,協助企業創迼更大的商機與利潤。
廣告設計 | 廣告設計公司 | 各式廣告設計 | 型錄 | 平面設計
seoad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5-12-12 08:18 聯合報 記者余采瀅/台中報導
嘉陽高中廣告設計科三年級莊雅婷,靠著自己實力與學校所學,結合創意及童趣,花了半年研發作品「益智樹」,勇奪「2015韓國首爾國際發明展」金牌。
莊雅婷原本想當廚師,高一選擇就讀餐飲科,讀了半年後,不想侷限在廚房工作,加上從小喜歡繪畫,決定轉到廣告設計科,從頭開始學起,但沒有基礎,又比同儕晚半年學習,一開始設計草圖構想不夠創新,一連被老師退件20多次,讓她非常挫折。
為了突破瓶頸,追上同儕腳步,她除了多看平面海報及得獎作品,尋找創作靈感,每天更熬夜至凌晨3、4點練習畫圖,經過兩年努力,技藝突飛猛進。
她與家人出遊時偶然看見一棵大樹,突然靈感泉湧,結合樹枝生長的概念與孩童最喜愛的積木,運用幾何圖形及紅黃藍三原色,打造出「益智樹」,讓三至六歲的兒童可透過立體形狀學習,作品獲評審青睞,勇奪「2015韓國首爾國際發明展」金牌。
高約76公分的「益智樹」,樹幹可當衣架使用,收納後還能變成兒童座椅。莊雅婷說,一開始想用塑膠材質打造,但經工廠估價費用高達10萬元,價格太昂貴只好作罷,最後使用木頭及樹脂混合製作,經費只花了6千元。
莊雅婷說,第一次參賽就奪下金牌,真得非常意外,也肯定她多年來的努力,更確定當初轉系的決定是對的,未來想朝產品設計發展,創作出更多實用商品,造福人群。
另外,嘉陽高中廣告設計科陳昱婷的閃亮花、劉祐瑄的學步嬰兒車、林吟慈的鱷魚迷宮機及吳婉屏的老鼠彈珠檯,也都在參賽中脫穎而出,獲三銀一銅佳績,成績亮眼。
新聞出處:http://udn.com/news/story/7325/1372524
采新廣告設計服務項目:DM型錄設計、海報、彩盒、平面設計、吊卡、貼標、 Logo、貼紙、印刷、企業CIS規劃、網站排名、網頁優化,並且有網址申請,租用網頁主機空間及網站,EDM行銷、優化服務..等等。我們是位於台中的廣告設計公司,將以最高的品質且最實用優惠的價格來為您服務。
廣告設計 | 廣告設計公司 | 各式廣告設計 | 型錄 | 平面設計
seoad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eoad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平面設計,原稱作裝潢設計,也稱為視覺傳達設計,是以“視覺”作為溝通和表現的方式,透過多種方式來創造和結合符號、圖片和文字,藉此作出用來傳達想法或訊息的視覺表現。平面設計師可能會利用字體排印、視覺藝術、版面、電腦軟件等方面的專業技巧,來達成創作計劃的目的。
平面設計通常可指製作時的過程,以及最後完成的作品。現在平面設計行業的昂首歡迎,好多人都想學,那平面設計需要學什麼呢?
seoad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歐美復古風的平面設計作品層出不窮,但很多年輕的設計師還是拿捏不准,這裡我們收集了40個完美的複古風格平面設計作品供大家欣賞,無論logo、圖形還是包裝設計值得品鑑 。

seoad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具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性使用的東西。這些物品多數僅有功能性,但是其實只要加上一點巧思與設計,他們就會變得很迷人。美化了生活中的一個小環節。
來自英國倫敦的兩位平面設計師,在2008年時因為自己的興趣喜好,所以成立了網路平台Present&Correct,主要販售他們自己也很喜愛的來自其他地區設計師的產品、復古文具。甚至每一年,他們會安排四次在歐洲的旅行,在各地挖掘一些具有巧思、復古、稀少的文書用品。
seoad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